公司动态

南宫NG28专访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农业自动化是必然趋势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4-05-25 20:53:51

  南宫NG28专访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农业自动化是必然趋势农业可以很酷炫吗?2个人可以完成多少亩农田的管理?极飞科技给出的答案是:农业也可以很高科技,2个人可以挑战3000亩高标准农田管理。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极飞科技),致力于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为农业赋能。2021年4月,极飞科技在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启动了“超级棉田”项目,2个90后员工借助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南宫NG·28娱乐(中国)官方网站,挑战管理3000亩高标准农田。通过这种形式,极飞科技尝试进一步验证无人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大规模种植场景的可行性。

  日前,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在这个从影视行业一路跨界到了农业科技领域的85后眼里,我们能够看到他一路跨界背后的信念与坚持。

  龚槚钦:2009年,当时我在澳大利亚,偶然间在一个航模论坛上看到彭斌(极飞科技创始人)团队研发出了一款能方便携带,并且操控简单的四旋翼飞机,最初的想法是,如果能把我的相机挂在飞机上,就能拍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景色。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我就直接飞到广州和彭斌讨论产品改进,看能不能让无人机适用更多的场景。

  在澳洲时,我除了制作纪录片外,还会帮助当地的救援组织做一些搜救设备的开发,这些都是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我和彭斌沟通后他也非常认可这些方向,我们就开始了合作,后来我索性就加入极飞。初期我们尝试了科考、森林巡逻、电力巡线和物流等场景的无人机开发,但慢慢发现这些领域在当时要市场化是很困难的。直到2013年,机缘巧合之下,有一位以前的客户邀请我们去新疆南宫NG·28娱乐(中国)官方网站,看到一望无际的棉花田还在用人工喷洒农药,我们意识到,如果能够将无人机投入到农田里进行作业,既节省人力、又能提高效率,并且市场前景和社会价值巨大。于是,2013年9月,我们带着团队和技术,投入到了农业无人机赛道。之后的8年时间里,极飞无人机又从新疆棉田植保,延伸到水稻、小麦和各种农作物的植保场景中。极飞慢慢成为了农业无人机领域的头部企业,我们也越来越享受将无人化技术带入农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的这个工作。

  龚槚钦:从个人角度,离开影视行业肯定会让生活没有以往那么丰富多彩。回到国内后,我的朋友圈、生活环境和个人认知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公司角度来看,当我们从一家民用无人机企业跨界到农业无人机,再发展成为一家农业科技公司,这意味着我们要卷起裤腿、日复一日地驻扎农田里,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公司员工都是有一个过渡阶段的。如果我们没有选择进入农业,带领团队去做大众化的、消费类产品,可能公司的发展规模会比现在大很多。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去做这样一件事,那么可能大家对于农业就没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看不到农业还可以如此酷炫。当然,极飞也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展示出原来做农业科技也可以获得资本青睐和市场认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农业科技公司进入到我们这个行业来。

  总的来看,整个过程是从繁华到寂寞再到内心富足的过程。面对城市化、数字化,以及全球农业人口的老龄化南宫NG·28娱乐(中国)官方网站,发展智慧农业是人类的必经之路。我从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的角色,到一个参与者和建设者的角色转变,是一段既偶然又必然的经历。当意识到原来我们通过技术可以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时候,这种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

  龚槚钦:2013年航拍无人机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内外很多公司瞄准的都是消费类航拍无人机。这种模式其实是创造一个新奇、酷炫的产品,让消费者愿意花口袋里剩余的钱来购买产品。而做农业无人机,本质是在一个传统行业里帮助这个行业提升效率、节省成本,从而获取利润。

  相比消费无人机,我们的社会关注度和产品利润空间没有那么高,而且产业链非常长。在这个过程中,当时的资本、包括我们自己其实心里都有些没底,不知道传统行业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被智能化、无人化技术改变。但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龚槚钦:从团队开始投入研发农业无人机,到真正的第一款产品问世、销售,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 农业无人机和消费类无人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技术方向,后者的体型小,挂载要求不高,飞行环境也相对较好,使用人群相对来说也有一定技术和经济基础的。但农业无人机则完全不同,用户希望能大载重,长续航,低成本,农田里多变的天气和尘土的侵蚀对无人机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不仅如此,农业喷洒的肥料、农药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对飞机的零部件、关节轴承等造成较大的腐蚀。农户习惯了拖拉机、锄头这样的器具和产品,操作无人机来肯定也是比较粗放的。农业无人机大小有一至两米长宽,如何避免无人机装载农药、肥料后的飞行晃动、飞行中农药减少后的重心偏移,这些都是要去克服的。另外,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株高、密度等状态都是不同的,无人机飞行带来的风力,都需要仔细研究和较量,才能让飞机不对作物产生影响、还能杀死病虫害。

  所以,在设计、研发产品时,无论是工业设计结构、材料选择、还是飞行可靠性和各种不确定因素下的抗干扰能力,都要提高好几个级别,所有的材料都要自己设计、生产和不断迭代,这背后的研发成本是非常之高的。

  而研发人员除了要熟悉无人机研发技术,还要了解农业,在此之前,很少有工程师是针对这个领域的,早期我们的团队都来自于自动化控制、惯性导航、机械设计等领域,后来随着对农业的深入了解,以及引入越来越多的作物科学人才,我们慢慢成为了行业内比较领先的农业科技团队。

  龚槚钦:目前很多农业场景都是要用大型机械去耕地、播种、施肥打药、最后收割,过程中机械自身要消耗燃油,给环境带来压力。我们未来真的需要这么多能耗去生产食物吗?当采用纯电动的农业器械进行作业时,碳排放开始大量减少,就像现在新能源汽车一样。而精细化地农事作业方式是必然的趋势。比如装了北斗RTK(实时差分)高精度导航和离心雾化技术的农业无人机,在进行喷药和施肥的过程中,能大幅提升农药和化肥的有效利用率,降本增效的同时对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进一步减少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能源消耗。

  我们国家正在经历一个非常高速的城市化阶段,每年有近1200万人从农村进入到城市。这个过程势必会带来农村的空心化和老龄化的问题。当这些人从生产者变成消费者后,所需的食物更多,就像我们经常点多了外卖、出去吃饭没有光盘。所以,中国的快速城市化一方面是让农村劳动力短缺,第二方面是对于食品的需求增长更快。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农业的自动化、无人化也就成了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所以极飞在农业自动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做的事情,都是让原来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的工作变得更加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我们看到,今年第一季度在全国很多地区,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农民没办法聚集去地里田间耕种,农业机械无法运输和调度、农业生产需要的农资变得十分紧张等等。在这些情况下,轻量化和少人化的农事作业方式成为一种高效的手段。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